信用标准是指公司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,代表公司愿意承担的最大的付款风险的金额。如果客户达不到该项信用标准,就不能享受公司按商业信用赋予的各种优惠,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。如果公司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严格,可能会降低对符合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,因此会限制公司的销售机会。如果公司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宽松,可能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,因此会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并增加坏账费用。
信用标准是指当采取赊销手段销货的企业对客户授信时,对客户
资信情况进行要求的最低标准,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坏帐损失比率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。
企业信用标准的设置,直接影响对客户信用申请的批准与否,是企业制订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环。
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
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,通常以预期的坏账
损失率表示。如果企业把信用标准定得过高,将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的标准而被企业拒之门外,其结果尽管有利于降低
违约风险及
收账费用,但不利于企业市
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。相反,如果企业接受较低的信用标准,虽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,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,但同时也会导致坏账损失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增加。因此,企业应在成本与收益比较原则的基础上,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。